車載鋰電池的CE認證流程,以新能源部件為例:
---
適用指令/法規
1. 電磁兼容指令(EMC Directive, 2014/30/EU)
- 確保電池管理系統(BMS)工作時不會干擾其他設備。
2. 低電壓指令(LVD Directive, 2014/35/EU)
- 適用于電池系統電壓范圍(直流>75V需符合LVD)。
3. 電池指令(Battery Directive, 2006/66/EC)
- 限制重金屬(鉛、汞、鎘)含量,要求回收標識。
4. RoHS指令(2011/65/EU)
- 限制電路板中的有害物質(如鉛、鎘)。
---
認證流程
1. 產品分類與標準確認
- 核心標準:
- 安全標準:EN 62619(工業用鋰電池安全要求)、EN 62133(便攜式鋰電池)。
- EMC標準:EN 61000-6-2(抗干擾)、EN 61000-6-4(發射)。
- 化學合規:電池中鉛≤0.004%、汞≤0.0005%(Battery Directive)。
2. 產品測試
- 安全測試:
- 過充/過放保護、短路測試、高溫/低溫循環、機械沖擊(模擬車輛振動)。
- 電池管理系統(BMS)功能驗證(如溫度監控、均衡控制)。
- EMC測試:
- 輻射發射、靜電放電(ESD)、瞬態抗干擾(如車輛啟停脈沖干擾)。
- 化學測試:
- 檢測電池材料中的鉛、汞、鎘含量(Battery Directive)。
- 檢測電路板的RoHS合規性(6種有害物質)。
3. 技術文件準備
- 包含:
- 電池規格書(電芯型號、容量、電壓)、BMS設計文檔。
- 測試報告(安全、EMC、化學)、風險評估(如熱失控風險)。
- 回收標識設計(標明電池類型、重金屬含量及回收符號)。
- 用戶手冊(含安裝指南、維護警告、報廢處理說明)。
4. 符合性聲明(DoC)
- 制造商或歐盟代表簽署文件,聲明符合 **EMC、LVD、Battery Directive、RoHS要求。
5. 加貼CE標志
- 在電池外殼或包裝上標注CE標志(無需公告機構編號,除非涉及特殊風險)。
---
關鍵注意事項
1. 額外運輸認證:
- 出口需通過 UN38.3測試(鋰電池運輸安全標準),但此非CE要求。
2. 電池回收義務:
- 根據Battery Directive,生產商需在歐盟注冊并參與電池回收計劃。
3. 高風險場景:
- 若電池用于高壓系統(如電動汽車>400V),公告機構可能介入審核安全設計。
4. 標簽要求:
- CE標志需與回收標識(垃圾桶圖標)并列標注,尺寸清晰可辨。
---
常見問題
- CE認證與UN38.3的關系?
- CE是歐盟市場準入,UN38.3是國際運輸安全要求,二者需分別完成。
- 車載電池是否需要e-mark認證?
- 否!e-mark適用于整車及動力總成(如電機),電池只需CE(若為獨立部件)。
- 測試周期與成本?
- 安全測試:3~5周,費用約5~10萬人民幣(因電池容量和復雜度而異)。
如有需要請聯系我
曾:13524459378